|
9月7日,中国高校“一带一路”研究机构负责人联席会议在西北大学丝绸之路研究院召开。此次会议由西北大学主办,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协办,西北大学丝绸之路研究院具体组织实施。中国人民大学重阳金融研究院执行院长王文、西北大学社科处处长刘丰、西北大学丝绸之路研究院常务副院长卢山冰为会议致辞,会议还邀请了陕西省发展改革委员会西开处高建升研究员。中国南海研究院海上丝绸之路研究所、复旦-甘肃丝绸之路经济带协同发展研究院、上海外国语大学丝路战略研究所、上海政法学院“一带一路”安全研究院、北京外国语大学丝绸之路研究院、北京外国语大学丝绸之路研究院宁波分院、福州大学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核心区建设研究院、广东外语外贸大学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协同创新中心、西安财经学院中国(西安)丝绸之路研究院、西安交通大学丝绸之路国际法与比较法研究所、西北大学丝绸之路研究院安康分院(安康学院农学与生命科学学院)、陕西广播电视大学丝绸之路教科文研究院(中心)、西安电子科技大学丝绸之路经济带发展研究院等高校智库的专家学者参加了会议。
西北大学丝绸之路研究院常务副院长卢山冰教授致辞
中国人民大学重阳金融研究院执行院长王文致辞
会上,与会单位代表介绍了各自所在机构发展及“一带一路”研究现状。
本次会议为实现“一带一路”战略构想建言献策,就扩大“一带一路”重要构想影响力、“一带一路”智库未来发展目标规划、“一带一路”智库建设模式、“一带一路”成果发布平台建设和开展国际“一带一路”合作项目研究等议题进行了深入交流,达成了一系列重要共识。通过这次会议探索形成可服务于各个单位关于“一带一路”研究的长效服务机制。经会议商定,本着优势互补、继承资源、合作共享、互利共赢的原则,倡议定期召开“一带一路”高校智库联席会议。
中国高校“一带一路”研究机构负责人联席会议现场
此次会议上,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冯蕊女士介绍了“一带一路”数据库及学术科研服务平台,光明日报内参室赵婧副主任做了题为“如何做好‘一带一路’建言献策工作”的报告,西北大学余淑秀博士代表中国高校“一带一路”智库研究中心及西北大学丝绸之路研究院发布了《中国高校“一带一路”智库2016年度报告》,西北大学丝绸之路研究院席会东教授发布了中国高校“一带一路”智库影响力人物榜单并颁奖。
光明日报内参室赵婧副主任
在《中国高校“一带一路”智库2016年度报告》中“一带一路”专项智库综合影响力排名前十名的研究机构依次是中国人民大学重阳金融研究院、西北大学丝绸之路研究院、甘肃省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研究中心、广东外语外贸大学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协同创新中心、华侨大学海上丝绸之路研究院、中山大学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研究院、西安交通大学丝绸之路国际法与比较法研究所、北京外国语大学丝绸之路研究院、上海外国语大学丝路战略研究所、北京交通大学丝绸之路研究中心。
表2为“一带一路”专项智库综合影响力排名,报告中还以决策影响力、学术影响力、媒体影响力、国际影响力四个分项指标对智库进行了排名。决策影响力中排在前三位的是中国人民大学重阳金融研究院、西北大学丝绸之路研究院、华侨大学海上丝绸之路研究院;学术影响力排在前三位的是西北大学丝绸之路研究院、中国人民大学重阳金融研究院、甘肃省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研究中心;媒体影响力排在前三位的是中国人民大学重阳金融研究院、西北大学丝绸之路研究院、上海外国语大学丝路战略研究所;中国人民大学重阳金融研究院、北京外国语大学丝绸之路研究院、西北大学丝绸之路研究院位列国际影响力前三位。以下为具体排名表:
中国高校”一带一路“影响力人物榜单发布
此次会议中国人民大学重阳金融研究院执行院长王文、高级研究员王义桅,河西学院刘仁义校长,北京外国语大学丝绸之路研究院执行院长吴浩,北京外国语大学丝绸之路研究院宁波分院执行院长闫国庆,福州大学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核心区建设研究院社科处处长高明、上海外国语大学丝路战略研究所所长马丽蓉,上海政法学院一带一路安全研究院王蔚院长、戴元光教授,西安财经学院中国(西安)丝绸之路研究院院长胡健,西北大学丝绸之路研究院常务副院长卢山冰、首席考古学家王建新、首席艺术家岳钰,西北大学中东研究所所长黄民兴,陕西广播电视大学丝绸之路教科文研究院(中心)校长兰新哲,西安交通大学丝绸之路国际法与比较法研究所所长单文华,西安电子科技大学丝绸之路经济带发展研究院院长杜跃平,陕西师范大学西北民族研究中心周伟洲教授,兰州大学敦煌学研究所所长郑炳林等19位专家学者获评中国高校“一带一路”影响力人物。
中国高校“一带一路”智库影响力人物颁奖留影
会议最后倡议建立中国高校“一带一路”研究机构院长联席会议机制,该联席会议每年举办一次。会上提出的年度学术会议机制和“一带一路”智库平台将为学术交流提供机会,展示“一带一路”学术成果,共享学术资源,同时积极促进学术交流,使研究成果的效益最大化。
与会人员合影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