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查看: 1305|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聚焦西北大学——面向文化产业的创意写作

[复制链接]

83

主题

102

帖子

474

积分

中级会员

Rank: 3Rank: 3

积分
474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21-2-18 15:00:00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 style="visibility: hidden;">
                    
                    
                    
                    
                    
2020年4月25日晚9:00,“创意写作在中国2020”第五场线上学术分享活动终于来啦!本次活动的召集人为吉林工程科技师范学院李艳葳老师,由西北大学的陈晓辉老师担任特邀主讲人,西北大学的张嫣然作为学生代表向大家分享创意写作的学习心得。上海大学的许道军老师担任学术支持,广东外语外贸大学的刘海玲老师担任学术评议。


西北大学的文学教育和作家培养传统激励了创意写作的中国化,并在创意写作中国化方面做出突出贡献,成为中国创意写作研究和学科建设大军中耀眼的团队。本次讲座的主题为聚焦西北大学——面向文化产业的创意写作,陈晓辉老师从四个不同方面讲述西北大学的创意写作是如何在众多老牌高校中脱颖而出的。


1
从全球范围看课程群体系

陈老师指出,首先要从全球范围看课程群体系。创意写作赖以栖身的场所是高校,教书育人是高校的核心任务,把学生写作能力的培养和文学素养的提升作为主要目标,课程体系就是决定因素。西北大学结合自己对创意写作专业的诉求,设置了融课程群体系,试图建构不同层级、多种课程组成的创意写作教学系统。

陈老师谈到,西北大学在2012级便设置了创意写作本科专业,采用逐步推进的培养模式,让学生在大一接受基本知识教育,从大二遴选一批学生进入创意写作专业学习。

在本专业中,西北大学的课程分两个层级。第一,创意思维训练与写作实践课程相融合。以创意写作基本理论、创意写作中西方简史等构成实用课程体系,以创意思维激发创意、心理培养等构成思维训练课程体系,以多种不同的课程构成分体写作课程体系。第二,专业核心课程、专业选修课程、专业辅助课程相结合。由创意写作理论、创意写作简史等课程构成必修课;由古文写作、话剧改编与创作策划等构成选修课;由中国语言故事选讲、创作中国神话故事宣讲、创作汉字的文化读解等构成辅助性课程。

2
多元教学体系

二是多元教学体系。以工坊制为中心的多元教学体系是西北大学落实课程目标的基本保证。作为创意写作最具代表性的教学组织方式,西北大学的创意写作教学系统呈现出两种状态。

第一种是创建一个以课堂教学、课后练习、自媒体讨论、网络视频课相统一的教学体系。陈老师指出,西北大学的教学采用传统教学方式的同时,结合时下新兴媒介完成教学创新。既注重课堂教学为主的第一课堂,也保证第二课堂的效果,还确保了第三课堂的持续性。第二种是推行以基本写作训练、提高写作训练、长效机制训练相统一的三步教学体系。

3
总体研究体系

三是总体研究体系。陈老师首先谈到理论研究。在理论研究中,一是着力于基本理论探讨;二是对关键问题给予探讨;三则是对中西方创意写作作出研究;四是重视对外交流。其次是教育教学法研究。为了深化教育教学法研究,西北大学与香港公开大学梁慕灵老师的团队签订了合作协议,相互交流,取长补短,共享研究成果。

在学科建设研究方面。由于学科设置和管理的差异,国内创意写作的学科设置受限较多,陈老师指出,目前西北大学的创意写作学科本科采取在汉语言文学专业下设置方向的办法是:学社采取自主设置二级学科的方式,专硕作为一个方向挂靠在电影专业底下,博士作为一个方向挂靠在文艺学底下。

最后是产业转化研究。创意写作的一个重要特征是商业化以及经济经济性。基于有些人几乎不懂文学的产业化,排斥文学的商业化的情况,西北大学从三个方面展开了研究,取得了较为满意的结果。一是创作者商业意识的培养,读者心理的把握,市场意识的强化等方面的探讨;二是文创产品的孵化,包括如何创作具有创意性的文学作品,文学作品的IP开发,文旅产品开发等;三是创意写作的区域拓展,挖掘创意写作的多元性和与其他专业融合的可能性。

4
协同实践体系

四是协同实践体系。西北大学创办创意写作专业的重要目标之一是强化学生的写作实践。为了将此目标落到实处,西北大学还创建了协同实践体系。同时,陈老师还提到了另外四种写作实践方式。第一,分体写作实践,在传统经典创作、商品写作和辅助写作之间找到平衡点,满足时代变化;第二,跨学科写作实践,重视创意写作与其他专业的交叉融合;第三,跨领域写作实践,试图将学校培养和社会培养结合起来,提升学生的专业水平和社会适应能力;第四,师生同写实践,构建学习共同体;第五,知识服务体系,完善学科建设理念,健全教育教学系统,丰富学术研究的宝库,创作精英文学作品和大众文学作品。

陈老师总结道,西北大学的整个模式都力图兼顾创意写作涉及的各个方面,呈现出一种整体性系统化分层次的特征,以达成师生教学科研创作和社会服务的总体目标。

老师们的分享与讨论


讲座的最后,作为学生代表的创意写作专硕一年级张嫣然同学分享了在西大创写的学习心得。张同学将心得总结为如下几点。 第一是学习经验。多练多做多尝试,关注过程,也关注结果,要以作品为主,把练习落到实处。张同学谈到,她在西北大学时经常通过以小组为单位来共同运营公众号、进行长篇网络小说写作、班级歌曲创作并拍摄MV、电视栏目的打造以及非虚构写作等练习,积累学习经验。 第二点是学习方向。张同学结合自身的经历向大家讲述,无论是在学校中还是在私下的生活里都要研究与创作实践并重,积极关注和参与者创意写作的学术领域。要学会两条腿走路,将理论研究和创作实践结合起来。 第三点是学习态度。要找到自己最感兴趣的方向去探索、去挖掘,充分发挥自身的优势,向一切不可能挑战。在实践中学习,在学习中实践。
此次创意写作在中国线上演讲活动得到了来自西北大学的安晓东老师《语言贫乏之忧的三个维度考量》、《知识传播的创意写之维》,雷勇老师《禅学与创意写作的中国化研究》和陈晓辉老师《中国化的创意写作学科体系猜想》、《中国化创意写作的版图-边界和际遇》学术论文的支持,并由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上海大学出版社和高等教育出版社提供创意写作相关的书籍,以及高等教育出版社提供我院冯汝常教授主编的《大学创意写作》,赠予参与此次活动并积极讨论的幸运观众。
中心成员积极参与讨论
西北大学身处西北,立足中国,放眼世界,敢为人先。走在了全国创意写作专业探索的前列,通过教育实践,探索高效的创意写作专业体系化、科学化和现代化,建设中国化创意写作教育教学体系。此次讲座让我们认识到创意写作有多个面向多种诉求,因此有了多个发展路径,每个学校都应立足本校,立足本地区实际,因地制宜走自己的路,这不仅能让创意写作走向全国,也让同道者备受鼓,相信创意写作也会在三亚学院结出繁硕的果实。


END
文字 | 蔡贝贝 何文慧
排版 | 何文慧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