序号
| 项目名称
| 项目类别
| 申请人
| 学校名称
|
1
| 日本早期工业化进程中的公害问题与启示——以足尾铜矿矿害治理为例
| 规划基金
| 潘德昌
| 渤海大学
|
2
| 侵华日军报道部研究
| 规划基金
| 叶伟敏
| 常熟理工学院
|
3
| 17世纪英国君主形象与政权兴替研究
| 规划基金
| 刘淑青
| 德州学院
|
4
| 民国时期中小学教师日常生活研究(1927—1937)
| 规划基金
| 姜朝晖
| 德州学院
|
5
| 明清时期中国与菲律宾群岛诸国宗藩关系研究
| 规划基金
| 王守栋
| 德州学院
|
6
| 中国共产党南路历史文献的搜集、整理与研究(1922-1950)
| 规划基金
| 窦春芳
| 广东海洋大学
|
7
| 《毛泽东传》的引文及注释研究
| 规划基金
| 徐红艳
| 合肥工业大学
|
8
| 汉冶萍与近代公司治理实践研究(1890—1925)
| 规划基金
| 左世元
| 湖北理工学院
|
9
| “高沟事件”研究
| 规划基金
| 赵金平
| 淮阴工学院
|
10
| 区域史视角下的洛阳抗战研究(1931—1945)
| 规划基金
| 王鑫宏
| 黄河科技学院
|
11
| 清朝治理西藏财政支出研究
| 规划基金
| 梁启俊
| 凯里学院
|
12
| 敦煌写本疑伪经整理与研究
| 规划基金
| 赵青山
| 兰州大学
|
13
| 尼·彼得罗夫斯基在新疆喀什的活动及影响研究
| 规划基金
| 韩莉
| 兰州大学
|
14
| 秦国早期历史之重构
| 规划基金
| 程平山
| 南开大学
|
15
| 明清民国时期徽州动植物史料收集与研究
| 规划基金
| 罗莉
| 韶关学院
|
16
| 新中国成立初期山西省农村的党员与党组织研究(1949-1956)
| 规划基金
| 郝正春
| 太原理工大学
|
17
| 英国社会转型时期的税制变迁与经济政策研究(15世纪末期—18世纪中期)
| 规划基金
| 于民
| 潍坊学院
|
18
| 南宋长江中下游地区的信仰与地方治理研究
| 规划基金
| 陈曦
| 武汉大学
|
19
| 近代外国人中国西北考察中的丝绸之路认识研究
| 规划基金
| 僧海霞
| 西北师范大学
|
20
| 中原、华北地区唐至宋金歇山建筑技术流变研究
| 规划基金
| 张毅捷
| 西南交通大学
|
21
| 社会转型视野下的英国商人教育研究
| 规划基金
| 王瑞红
| 信阳师范学院
|
22
| 明清以降中医生成整体史研究
| 规划基金
| 何凯文
| 肇庆学院
|
23
| 列强在华使馆区特权制度研究(1901-1950)
| 规划基金
| 程珂
| 浙江农林大学
|
24
| 族群关系视阈下的元代漕粮海运研究
| 规划基金
| 陈彩云
| 浙江师范大学
|
25
| 中共建国初期的社会舆论治理研究-以地方性档案资料为基础
| 规划基金
| 侯松涛
| 中国政法大学
|
26
| 殷墟小屯村中村南新出甲骨卜辞研究
| 青年基金
| 仇利萍
| 安阳师范学院
|
27
| 金代北族士人阶层的形成与政治文化认同研究
| 青年基金
| 闫兴潘
| 安阳师范学院
|
28
| 罗马帝国巡察机制与行省管理
| 青年基金
| 李大维
| 白城师范学院
|
29
| 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尼关系发展演变的历史考察和经验研究
| 青年基金
| 穆阿妮
| 北京科技大学
|
30
| 治国理念的地方化:武臣知州与北宋边疆治理研究
| 青年基金
| 任欢欢
| 东北大学
|
31
| 20世纪60年代前半期中苏意识形态大论战的历史考察和基本经验研究
| 青年基金
| 汪振友
| 东北农业大学
|
32
| 19世纪伦敦空气污染与绿色空间建设研究
| 青年基金
| 严玉芳
| 东北师范大学
|
33
| 明代起运存留与财政分配体系变革研究
| 青年基金
| 徐爽
| 佛山科学技术学院
|
34
| 南宋临安礼仪空间研究
| 青年基金
| 朱溢
| 复旦大学
|
35
| 近代城市居住社会史研究:以广州为中心(1860-1936)
| 青年基金
| 黄素娟
| 广东财经大学
|
36
| 民国剧场义演研究——以京津沪为中心(1912-1937)
| 青年基金
| 张秀丽
| 河南大学
|
37
| 湖南善后救济分署研究
| 青年基金
| 许德雅
| 湖南大众传媒职业技术学院
|
38
| 10世纪以来江苏海岸开发的时空变化及驱动分析
| 青年基金
| 鲍俊林
| 华东师范大学
|
39
| 近代中国医事团体专业化研究
| 青年基金
| 尹倩
| 华中科技大学
|
40
| 新出简牍与秦帝国末端行政运作研究
| 青年基金
| 郭涛
| 华中师范大学
|
41
| 革命、女权与传统视域下的华中根据地婚姻习俗变迁研究
| 青年基金
| 吴云峰
| 黄山学院
|
42
| 金代礼部研究
| 青年基金
| 孙久龙
| 吉林大学
|
43
| 近代早期苏格兰议会研究
| 青年基金
| 郭军伟
| 吉林大学
|
44
| 解放战争时期山东解放区与国民党控制区农民负担的比较研究
| 青年基金
| 邓广
| 聊城大学
|
45
| 战争与性别:抗战时期内迁西南大后方女性研究
| 青年基金
| 王微
| 南方医科大学
|
46
| 战时督抚权力演变与晚清盐制变革研究
| 青年基金
| 王静雅
| 南方医科大学
|
47
| 清代游台士人笔下台湾形象研究
| 青年基金
| 刘耀
| 南京理工大学
|
48
| 近代上海沙船商人家族衍变史研究
| 青年基金
| 刘锦
| 南京审计大学
|
49
| 近代中国学术转型中史学与地理学关系的发展与互动研究
| 青年基金
| 姚正平
| 南通大学
|
50
| 外来宗教与中古节日风俗嬗变
| 青年基金
| 赵洪娟
| 青岛科技大学
|
51
| 近代天津货栈业研究(1860-1949)
| 青年基金
| 杜希英
| 曲阜师范大学
|
52
| 唐代道观辑考
| 青年基金
| 孙齐
| 山东大学
|
53
| 博弈论视野下的粮食问题:以抗日战争时期陕西省为例
| 青年基金
| 杨国山
| 山东大学
|
54
| “西译中述”模式下的近代中国译员群体研究
| 青年基金
| 齐君
| 山东工商学院
|
55
| 明清鼎革之际山东文化世家的命运遭际与历史选择
| 青年基金
| 张华清
| 山东工艺美术学院
|
56
| 基于日记资料的19世纪以来上海地区降水变化和洪涝灾害研究
| 青年基金
| 唐晶
| 山西大学
|
57
| 京津冀地区清代山西会馆与山西商人研究
| 青年基金
| 张霞
| 山西大学
|
58
| “一带一路”沿线中亚国家“乌古斯可汗”祖先传说研究
| 青年基金
| 陈浩
| 上海大学
|
59
| 理念、技术、体系:留日生与中国医学之近代转型研究
| 青年基金
| 朱虹
| 上海大学
|
60
| 两汉魏晋“西学东渐”:史料编译、整理与研究
| 青年基金
| 毛丹
| 上海交通大学
|
61
| 朝鲜王朝正祖时期的官方史学研究(1776-1800)
| 青年基金
| 张光宇
| 太原理工大学
|
62
| 近代江南的能源转型与社会经济变迁研究(1865—1937)
| 青年基金
| 裴广强
| 西安交通大学
|
63
| 两宋皇宫宿卫禁军与内政演进研究
| 青年基金
| 王军营
| 西北大学
|
64
| 新中国成立初期广西旧司法人员改造研究(1949-1953)
| 青年基金
| 刘琼芳
| 西南大学
|
65
| 清季民初中国维护司法主权的“别样”努力:华洋诉讼理案体制之构建及其司法实践
| 青年基金
| 钟勇华
| 西南交通大学
|
66
| 基于数据库建设的肩水金关汉简文书分类整理与研究
| 青年基金
| 李烨
| 西南医科大学
|
67
| 二十世纪五六十年代苏、鄂、皖三省青壮年支疆研究
| 青年基金
| 闫存庭
| 新疆师范大学
|
68
| 民国时期新疆本土驻外领事群体研究
| 青年基金
| 郑红飞
| 伊犁师范学院
|
69
| 清代东北历史地理研究——基于清廷三大实测全图的考证与复原
| 青年基金
| 杨丽婷
| 浙江水利水电学院
|
70
| 1945-1947年黄河谈判研究
| 青年基金
| 曾磊磊
| 中国药科大学
|
71
| 国际海洋法会议中的英国话语及其嬗变(1958-1982)
| 青年基金
| 刘明周
|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
|
72
| 19-20世纪镍白铜在美洲的传播和影响研究
| 青年基金
| 黄超
| 中山大学
|
73
| 沦陷区台籍人士与近代中国社会巨变(1931-1971)
| 青年基金
| 陈丽华
| 中山大学
|
74
| 唐宋之际礼学思想的转型:文献与思想史研究
| 青年基金
| 冯茜
| 中山大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