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查看: 940|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西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科学史栏目成就卓著

[复制链接]

142

主题

186

帖子

832

积分

高级会员

Rank: 4

积分
832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6-9-10 08:16:03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西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的特色栏目“科学史与科学传播史”
   西北大学的科学史研究,可追溯至抗日战争时期,中国科学院自然科学史研究所的创始人李俨院士任西安陇海铁路副总工程师时期,即兼任西北大学前身西北联大的教授,给西北联大工学院开设有《铁道测量》等课程,西安临大时期在学校大礼堂(今西北大学大礼堂)、西北联大时期在城固学校礼堂均做过报告,在城固报告的题目为《数学历史的故事》。当时的西北联大、西北大学教授罗章龙(当时名罗仲言)也在学报上发表有《火药研究》的论文。时任中英科学合作馆馆长李约瑟博士于1945年8月曾访问时在城固的西北大学,作了《科学与民主》的讲演,并向西北大学赠送了数百册图书。以后,李约瑟又曾于1972年、1984年,三次访问西北大学。
   这可称为西北大学科学史学科的开端。
   20世纪80年代以来,以李继闵及其学生曲安京为代表,以数理天文学研究为突破,开拓了科学史学科发展的新局面。李继闵教授在学报上发表的论文,曾成为其国家科技进步三等奖的组成内容之一。长期以来,《西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称为科学史学科,特别是百余名博士、硕士研究生科学史研究成果的的发表园地。
该栏目以西北大学悠久的科学史学科优势为依托,自20世纪50年代以来,先后发表李政道、秦元勋、张伯声、陈直、李赋都、李约瑟、吴文俊、王选、丘成桐、何炳郁、华觉明、李迪、李继闵、曲安京等著名科学史家的论文700余篇。
其中,有关中国科技期刊史的研究,汇编成《中国大学科技期刊史》和《中国近代科技期刊源流》(1792—1949,上中下),先后获得中国科学院知识创新工程重点项目和国家社科基金项目资助,并于2001年和2010年分获陕西省人民政府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二等奖和一等奖。这些成果的发表,对促进西北大学科学史学科排名全国第四位和获得国家重点培育学科也有积极的作用。
《西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科学史”栏目代表作:
张伯声:《苏联科学技术的成就与其突飞猛进的原因》1957(2)
陈  直:《九章算术著作的年代》1975(1)
李赋都:《我国近代水利科学技术的先驱者李仪祉先生》1982(3,4)
何炳郁:《李约瑟的治学方法》1984(4)
何炳郁:《科技史与文学》1987(2)
何炳郁:《三十五年的科技史生涯》1987(1)
何炳郁:《如何正视李约瑟博士的中国科技史研究》1996(2)
何炳郁:《从科学史观点试谈奇门遁甲》1998(1,2)
李继闵:《关于“调日法”的数学原理》1985(2)
李政道:《科学的发展——从古代中国到现代》1993(4)
曲安京:《中国古代历法中朔望月常数的选择》1994(4)
李  迪:《清代数学家使用笔算略论》1998(6)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